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免疫阻断剂,少用!

时间:2025-02-09   访问量:122

我们应该都清楚,在免疫诊断试剂配方中,常常要用到阻断剂,以提高特异性,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以下几个方面。

它主要用于减少非特异性结合,避免由此带来的检测干扰。在免疫检测过程中,样本中的一些物质会与检测试剂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免疫阻断剂可以通过与这些干扰物质结合或阻断其结合位点,从而保证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免疫阻断剂能有效抑制样本中异嗜性抗体(HA)、人抗小鼠抗体(HAMA)等干扰物质的影响,使检测信号更真实地反映目标物质的存在和含量 。

但是过度使用免疫阻断剂会带来以下问题:

1.免疫阻断剂的使用增加了检测成本,这些试剂本身价格不菲,其生产、研发和质量控制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每一次检测中使用免疫阻断剂,都会使检测成本上升。

2.免疫阻断剂的使用会带来新的检测风险,尽管其目的是消除干扰,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并非完全可靠。一些免疫阻断剂自身存在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不同批次的产品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此外,免疫阻断剂与样本中物质的相互作用复杂,有时会意外地与目标检测物发生反应,或者影响检测抗体与抗原的正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检测误差。

3.免疫阻断剂的使用会掩盖一些潜在的信号,在某些情况下,样本中出现的非特异性结合现象并非完全是干扰信号,它也许反映了患者体内一些特殊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过度依赖免疫阻断剂去消除这些“干扰”,会使我们错过这些宝贵的信息,影响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和准确诊断。

4.那么,如何在免疫诊断中尽量减少免疫阻断剂的使用呢?

一方面,我们应致力于提高免疫诊断试剂的特异性。通过优化抗体的设计和筛选,提高其对目标抗原的识别能力,降低与其他非目标物质的交叉反应。采用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减少非特异性结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改进缓冲液或配方也十分关键。合理优化样本处理步骤,调整样本稀释液,去除可能导致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质。

在免疫诊断试剂开发中,我们应秉持“能不用免疫阻断剂,就尽量少用”的原则。通过不断提高原料特异性、改进配方和样本稀释液,减少免疫阻断剂的使用。


地址:天津开发区第六大街69号

电话:022-65297906

QQ:1390137453

Copyright © 2023 天津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3005012号-1 XML地图

千景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