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检测实验室设备的量值溯源,符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要求,今天介绍了内部校准的概念与背景,详细阐述了检测实验室开展内部校准的流程,并依据CNAS-CL31:2011《内部校准要求》提出了检测实验室编制内部校准规程的要求。为检测实验室的内部校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方法依据,使得检测实验室的内部校准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有效。
1、内部校准的概念与背景
内部校准是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内部校准”与“自校准”是不同的术语,“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
检测实验室能够合法运行的前提是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而开展实验室认可活动必须有共同遵守的标准作根底。从1978年至2017年近四十年的开展,几经修订,包括反映了著名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变化,ISO/IEC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实验室认可的现行标准,指导各国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2018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了CNAS-CLO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同采用ISO/IEC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前两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还没有对内部校准活动标准性,有效性的规那么文件,也缺乏对相关认可评审的指导性文件,而局部实验室实施的内部校准存在一些不标准,甚至不符合量值溯源要求的问题。为保证认可有效性,有效标准内部校准活动,指导认可评审和认可评价活动,CNAS于2021年将该问题纳入认可中心相关专项科研工程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对各校准检测实验室展开调研。最终CNAS于2021年2月发布了CNAS-CL31:2011《内部校准要求》,用以标准申请或已获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对测量设备实施的内部校准活动,保证检测结果的量值溯源有效性。
2、检测实验室内部校准的实施过程
2.1解读 CNAS文件
要实施内部校准首先要针对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发布的校准相关文件进行研究解读包括CNAS-CLO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25:2014《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31:2011《内部校准要求》,CNAS-CL06: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JJF 1071-202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等。组织质量体系管理品、监督品、内审员、仪器设备管理员等对CNAS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相关要求文件,尤其是内部校准要求、校准通用要求文件展开学习讨论,完成对认可委申请内部校准实验室的要求的研究,深入解读每一条每一项每一要素的含义,结合实验室情况逐一对照,找到不符合之处,讨论解决方案。展开外部调研工作,对同业内率先开展内部校准的检测机构借鉴经验,找到适合自己实验室实施的模式。
2.2培养内部校准人员
检测定验室要开展内部校准工作需培训一批且备内部校准能力和资质的内部校准员。根据CNAS-CL31:2011《内部校准要求》的要求,培养的内部校准员不仅应对检测设备非常熟悉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还应经过相关计量知识、校准技能等必要的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或经授权。需要对人员的培训采取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并定期考核的形式。培训及考核内容应囊括校准、期间核查、不确定度分析等根底知识,对每一位内部校准员还应针对其负责的仪器设备所涉及的计量参数进行专业计量知识培训。以确保每个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都能掌握专业的计量知识和校准要求,提高实施内部校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检测实验室内部校准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2.3制定实施细节
对CNAS内部校准文件深入剖析后,通过对文件的解读,调研检测行业同行内部校准开展或准备情况,探索实施内部校准工作的细化方案,制订内部校准相关体系文件,首先选取一些比拟有代表性的物理量的内部校准进行规程编制,结合具体校准实例开展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了解建立内部校准实验室的指导原那么,着手组织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使用记录的编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编制相关体系文件,从文件上保障实验室内部校准的开展,准备并向认可委申请开展检测实验室内部校准,并出具内部校准报告、证书,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2.4开展内部校准工作
有了体系文件的保证和方法确实定,购置相应物理量的溯源标准器具、标准物质,送到计量部门进行校准检定,对一批仪器设备主要使用的主检工程师组织外部培训,培养一批具备内部校准能力和资质的主检,考取内部校准资格证书,编制出各类内部校准的报告模板,逐步试验进行内部校准。对局部仪器设备编制内部校准规程,为申请建立内部校准实验室做好前期准备,提高检测实验室检测效劳能力。
3、编制内部校准规程的内容与要求
3.1编制内部校准规程的前提
对尚未公布检定规程或国家指定的计量部门无法检定的仪器设备,以及校准周期长、仪器数量多目有能力实行内部校准的仪器设备均可制定内部校准规程。
3.2内部校准规程编制的根本要求
3.2.1 范围
编制内部校准规程首选要表达规程的使用范围,以用来限定范围且明确规定规程的主题。
3.2.2引用文件
编制内部校准规程不是空穴来风,也要借鉴国际或国家已有规程、标准或其他文件,引用文件应是编制内部校准规程时必不可少的文件,引用文件应为正式出版物。
3.2.3 术语和计量单位
当内部校准规程涉及到一些国家尚未作出规定的术语时,对这些术语做出必要的定义,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规程。规程内的计量单位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2.4 概述
为了对被校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应简述被校对象的用途、原理和机构。
3.2.5 计量特性
编制内部校准规程还应规定被校对象的计量特性,包括被校对象所有可能的示值或量值。通过对计量特性的校准,可以确定被校仪器的计量特性。
3.2.6校准条件
内部校准规程中的校准环境条件是指校准活动中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环境条件。校准用仪器设备应描述使用的测量标准和其他设备及其必须具备的计量特性。
3.2.7校准工程和校准方法
校准工程应包括4.2.5条规定的计量特性。校准工程可根据被校仪器的预期用途选择使用。对校准标准的偏离,应在校准证书中注明。内部校准规程最重要的内容即为校准方法,校准方法的编写应优先采用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国际的、地区的、国家的活行业的标准或技术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必要时,应规定检查影响量的检查工程和方法。应提供校准原理示意图、公式、公式所含的常数或系数等。对带有调校器的仪器,经校准后应规定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如封印封漆等,以防使用不当导致数据发生变化。
3.2.8 校准结果
校准结果应在内部校准报告上反响。至少包括以下信息:内部校准证书名称、唯一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依据的技术标准、标准或规程的代号及名称,假设为局部依据时,可以按“参考”的方式处理:被校设备的名称、科室、制造厂、型号规格、设备编号、出厂编号:进行校准的日期:本次校准所用的测量标准的名称、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证书编号、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校准环境条件的描述,包括:温度、湿度等;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校准试验的校准人、核验人以及批准人的签名;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使用的声明。
3.2.9校准周期
规程可作出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校准周期的建议供参考,并应注明: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于因素决定的,因此,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校准周期。
3.2.10附录
附录是标准的重要组成局部。附录可包括:校准记录内容、校准报告内页内容及其他表格、量值溯源图、推荐的校准方法、有关程序或图表以及相关的参考数据等。在附录中应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例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例如应符合JJF1059.1-2017规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包括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分类、不确定度的公式和表现形式等。
4、结语
综上所述,检测实验室开展内部校准工程是适应检测实验室现代化开展和管理需求的必然趋势。检测实验室要按照内部校准工作流程科学业谨有序的开展内部校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校准技术水平,及时发现问题改良问题,在符合CNAS-CL31:2011《内部校准要求》的前提下,完善内部校准管理制度,为检测实验室有效、准确的开展检测业务提供可靠的计量保证。
天津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布鲁氏菌检测试剂,体外诊断试剂